贷款平台太多怎么选?这5个避坑技巧一定要看!
现在网上贷款平台多得让人眼花缭乱,光是在应用商店搜"贷款"就蹦出来几百个APP。很多朋友急需用钱时根本不知道该怎么选,有的被高利息坑了,有的遇到隐藏费用,更惨的是碰上诈骗平台。这篇文章就给大家掰扯掰扯市面上的主流贷款平台类型,教你怎么避开那些"套路贷",还会透露几个银行员工都在用的筛选技巧,最后再讲讲同时借多个平台要注意的那些坑。
一、这些贷款平台你肯定见过
现在市面上常见的平台大概分这么几类:
• 银行系:像招行的闪电贷、建行快贷,年化利率基本在4%-8%之间,不过审核严得很,没社保公积金的基本没戏
• 互联网大厂:蚂蚁借呗、京东金条、微粒贷这几个算头部玩家,日息0.02%-0.05%看着便宜,但实际年化可能超过15%
• 消费金融公司:马上消费、招联金融这些持牌机构,额度给得大方,不过利息比银行高个50%都是常事
• 地方小贷平台:各种名字带"花""呗""钱"的APP,审核倒是快,但年化利率动不动就24%往上走
二、选平台的3个黄金法则
上周有个粉丝跟我说,他同时在5个平台借钱,现在每月光利息就要还8000多。其实啊,选平台得讲究策略:
1. 先看放款机构资质:在银保监会官网查牌照,没备案的千万别碰。有个冷知识——很多平台其实是同一家公司,比如360借条和尊享贷都是360数科旗下的
2. 算清实际借款成本:别光看日息0.03%,要换算成年化利率。举个例子,借1万分12期,每月还945的话,实际年利率是18%
3. 优先选等额本息还款:虽然等额本金总利息少,但前期还款压力大,容易造成逾期。最近有数据显示,选择等额本息的逾期率要低27%
三、这些坑你踩过几个?
去年有个客户被坑得挺惨,他以为借了年化8%的贷款,结果加上服务费、担保费,实际成本到了22%。现在常见的套路有:
• 砍头息:借1万到手9千,但利息按1万本金算
• 捆绑保险:必须买几百块的意外险才能放款
• 自动续期:到期不手动还款就自动续借,续借费比利息还高
有个业内人士跟我说,现在市面上70%的平台都存在费用披露不全的问题,特别是那些声称"零利息"的,肯定在其它地方找补回来。
四、多头借贷的隐形风险
我见过最夸张的案例,有人同时在18个平台借钱,最后征信报告上密密麻麻全是记录。这里提醒三点:
1. 征信查询次数:每申请一次就查一次征信,超过3个月6次的话,银行直接拒贷
2. 负债率超过50%:所有贷款月供加起来超过收入的一半,正规平台都不会再批
3. 大数据风控:现在很多平台共享黑名单,有个客户就因为在小平台逾期,导致花呗突然被降额
、紧急用钱时的正确姿势
真要急用钱,记住这个优先级:
银行信用贷>消费金融>正规网贷>信用卡取现>民间借贷
最近发现个新趋势,像微众银行的周转金,虽然也是网贷,但年利率能压到9.6%,比某些消费金融公司还低。还有个冷门渠道——地方城商行的线上贷款,像宁波银行的直接贷,通过率比四大行高不少。
最后说句掏心窝的话,千万别觉得"多借几个平台就能周转开"。我处理过的案例里,十个多头借贷的九个最后都崩盘了。真要贷款,先算清楚自己能不能还得起,记住月还款额绝对不能超过收入的40%这个红线。如果已经借了很多平台,建议尽快做债务重组,把高利息的换成低利息的,短期贷款转成长期,千万别以贷养贷!
推荐阅读:
声明: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,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,均为采集网络资源。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,可联系本站删除。